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2018年春季学期关于举办新教师汇报课竞赛活动的通知
各教学部(中心)、教师:
为了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发展,结合学校教师培养计划,现决定举办2018年新教师汇报课竞赛活动,现将活动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2016年、2017年进校的青年教师
二、比赛时间:
2018年3月19日---23日
三、活动方式及要求:
1、参赛教师的参赛及获奖情况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业务档案和评优、评先考核。
2、竞赛活动以随班随堂组织教学,教学参赛时间为45分钟。参赛教师需同时提交当次课的教学设计。活动期间,新教师的指导师傅负责指导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并到课观摩指导课堂教学;各教学部组织好无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观摩学习,竞赛活动结束后,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大赛的点评、交流、总结。
3、竞赛活动评委老师由教务科组织评审,其评审教师为:
吴建伟、赵海军、周广平、王春强、钟世昌、高国峰、李晶、鲁力。
4、评审采用100分制进行,其中教学设计占30%,课堂教学占70%,合计得分为参赛教师的最终得分。
2018年3月5日
附件:
1、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新教师汇报课竞赛活动安排表
2、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教学设计简案
3、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教学设计评价表
4、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专业基础课程)
5、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文化基础课程)
6、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实训课程)
7、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德育课程)
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
2016、2017年进校的新教师汇报课安排表
序号 | 姓名 | 科目 | 上课班级 | 上课地点 | 上课时间 |
1 | 李汶晋 | 公共艺术 | 工17.1 | 1教录播室 | 3.19日星期一 第2节 |
2 | 宁琳 |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银行存款核查 | 会计16.3 | 1教录播间 | 3.20日星期二 第2节 |
3 | 唐境 | 数学 | 机电高职17 | 1教录播室 | 3.20日星期二 第3节 |
4 | 罗昌贵 | 体育与健康 | 机电16.3 | 足球场 | 3.22日星期四 第3节 |
5 | 张丽 | 英语 | 汽修17.1 | 1教录播室 | 3.22日星期四第第5节 |
6 | 胡睿 | 《财经法规》 | 会计17.3 | 1教录播室 | 3.22日星期四 第6节 |
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教学设计简案
教学部
授课教师
专业名称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出版单位 版次
授课章节(单元) |
| |||
教学目标 |
| |||
教学重点 |
| |||
教学难点 |
| |||
更新、补充、删节的教学内容 |
| |||
教学结构安排 | ||||
结构 | 教学活动 |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辅助教学手段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 |
导入 |
|
|
|
|
新授 |
|
|
|
|
总结 |
|
|
|
|
作业 |
|
|
|
|
板书设计 |
| |||
教后记 |
|
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教学设计评价表
教师 |
| 课题 |
| 班级 |
| ||
序号 | 项目 | 内涵及标准 | 得分 | ||||
1-1 | 教 学 目 标 15 分
| 1. 符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先进教学理念; 2. 能立足单元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 3. 单元各子课题目标与课程目标、教材目标、单元目标有密切承接性; 4. 教学目标体现学科或专业特点,符合学生实际; 5. 表达准确、要素齐全,可操作、可评价。 |
| ||||
1-2 | 内 容 安 排 20 分 | 6. 准确把握所选内容在教材中地位、作用,以及教材的知识结 构和体系; 7. 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科学合理,切合学生的整体水平,有梯度。 |
| ||||
1-3
|
教 学 策略20 分 | 8. 教学形式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确定和运用; 9.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对学生活动有明确设计,有符合学生特点的学法指导; 10. 教学方法选择恰当,切合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特点,符合学生实际,具有针对性、互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渗透德育; 11. 各种教学媒体运用恰当,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2. 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功能的指向明确; 13. 板书设计合理、恰当、精确。 |
| ||||
1-4 |
教 学 程 序20 分
| 14. 教学流程清楚,遵循学习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15. 教学内容组织有序,呈现方式符合教学目标的需要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 16. 教学环节完整,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过渡衔接自然流畅; 17. 各环节的教学时间分配合理。 |
| ||||
1-5 |
资 源 开 发15 分
| 18. 根据地域特点、学校情况、专业特点及学生实际,开发和利 用课程资源; 19. 资源丰富,呈现方法多样; 20. 增进课程内容与生活及未来职业的联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21. 有利于促进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展开与动态生成,激 活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 |
| ||||
1-6 | 教 学 反 思10 分
| 22. 依据单元教学目标,从应用能力和教育两个方面总结教学效果; 23. 存在问题分析中肯,改进方向及措施科学、明确、具体。 |
| ||||
总评分 |
| ||||||
综合评价 |
听课者: | ||||||
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专业基础课程)
教师 |
| 课题 |
| 时间 |
| 班级 |
| ||
评价项目 | 评价要素 | 评分 | |||||||
分 值 | 得 分 | ||||||||
教学目标 | 1.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教学目标准确、清晰、具体、多元化,切合学生的实际。2.学生的学习结果充分体现出教学目标达成度。3.结合教学内容自然渗透德育、职业规范与职业养成教育。 |
10 |
| ||||||
教学内容 | 1.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将“四新”知识、个人实践有机整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知识意义建构;2.能够有效整合并合理开发、利用、拓展课程资源,形成个人特色。 |
10 |
| ||||||
教学方法 | 1.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效性。2.合理利用教学条件,有效创设教学情景;有效设问引导学生探究,突破教学难点。3.方法中蕴含着课程改革思想、理念。4.不同教学方法运用娴熟、准确把握教学方法的精髓,成效显著。 |
10 |
| ||||||
教师教学 | ⒈⒈重视教学过程,讲究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流畅,教学环节规范,过度自然,节奏把握得当,课堂调控能力强。⒉注重分层教学,兼顾个体差异,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充分。⒊教师示范操作正确、熟练、有艺术性,且操作要领讲解精确,到位。⒋教学反馈体现全方位、全过程,针对反馈结果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 ⒌遵照技能形成规律,分项目、分任务、分模块开展技能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职业技能。 |
24 |
| ||||||
学生学习 | ⒈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有良好的学习习惯。2.善于评价,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质疑新颖,质量高。⒉语言流畅,声音响亮,发表见解有条理。4.反馈效果好,训练达到预期目标,部分学生达到拓展性目标。 |
16 |
| ||||||
教学效果 | 1. 师生互动中处于平等地位,尊重每位学生,民主、合作气氛浓。2.课堂气氛热烈与恬静交融,信息交流多边多向。2. 教学评价多元(自评、互评、师评),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要求,不同层次学生均获得相应提高。 |
15 |
| ||||||
教师素养 | ⒈仪表大方,举止得体,态度和蔼,精神饱满;2.课堂语言精练、精彩,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3.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娴熟,设计内容及呈现手段具有不可替代性;4.板书构思新颖;5.专业素养厚实,有教改创新精神和教学风格。 |
15 |
| ||||||
总评分 |
| ||||||||
综合评价 |
听课者: | ||||||||
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文化基础课程)
教师 |
| 课题 |
| 时间 |
| 班级 |
| ||
评价项目 |
评价要素 | 评分 | |||||||
分 值 | 得 分 | ||||||||
教学目标 | ⒈符合课标要求,“三维”教学目标设置合理,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切合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 ⒉凸显文化课在形成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人文素养、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终生发展中的作用。 | 15 |
| ||||||
教学内容 | ⒈内容正确,重点突出,难易适度,紧贴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⒉能结合专业,合理整合并开发课程资源,善于选择开放的内容,有效的链接生活,链接企业,链接社会。 | 15 |
| ||||||
教学方法 | ⒈能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传授知识的需要采用适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突破难点,解决重点,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⒉善于组织学生探究,注重学法指导,体现自主学习和合作分享。⒊合理利用教学条件,有效创设教学情景,采取开放的教学方式,让课堂真正做到由封闭走向开放,使课堂具有生命的活力。 | 15 |
| ||||||
教师教学 | ⒈ 过程设计:设计合理,张弛有度,环环相扣,进程自然流畅。 ⒉因材施教:讲授清晰,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分类指导。 ⒊过程管理:严谨有序,互动交流,安排合理,适时调控。 | 10 |
| ||||||
学生学习 | ⒈学习兴趣:兴趣盎然, 全程参与,思维活跃。 ⒉ 学习效果:质疑交流,勇于探究,学而有得。 ⒊情感体验:轻松愉悦,有收获和成功感 。 | 10 |
| ||||||
教学效果 | ⒈教学目标有效达成,教学反馈及时有效。 ⒉ 教学评价多元,学生各有所获和提高。 ⒊ 教学秩序和课堂纪律良好,课堂气氛融洽,师生互动有效。 ⒋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 | 15 |
| ||||||
教师素养 | ⒈ 教态自然,态度和蔼,尊重爱护学生。⒉ 语言准确、规范,简洁流畅、抑扬动听。⒊专业知识扎实、丰厚,知识面宽广,科学素养厚实。⒋板书工整有序,媒体运用适时适度。⒌有创新意识和较高的调控能力,教学风格独特,特色鲜明。 | 15 |
| ||||||
| ⒈板书( ) ⒉语言( ) ⒊课件设计( ) ⒋课堂组织调控( ) ⒌其它( ) | 5 |
| ||||||
总评分 |
| ||||||||
综合评价 |
听课者: | ||||||||
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实训课程)
班级 |
| 实训地点 |
| 教师 |
| 时间 | ||
课程 |
| 训练项目 |
| |||||
评价 项目 | 要 素 | 要 求 | 评分 | |||||
分值 | 得分 | |||||||
实训 设计 | 实训 目标 | 知识技能目标符合课标要求,科学合理,切合实际,明确具体。 | 10 |
| ||||
实训 方法 | 灵活运用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多种实训模式,重视启发学生思维。 | 10 |
| |||||
实训 准备 | 实训 分组 | 合理分组,注意人员搭配,各小组职责清楚。 | 5 |
| ||||
工料 准备 | 设备试机正常运转,工料准备齐全,摆放合理,满足人人操作需要。 | 5 |
| |||||
项目 实施 | 讲解 示范 | 讲解清晰,示范到位;能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积极的好奇心、求知欲与探究热情;老师的讲解、示范充满激情和活力。 | 10 |
| ||||
生产 组织 | 组织工艺流程井然有序;能深入学生中进行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明了操作规程,活动热情高,全员参与。能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补充到工艺流程中去。 | 15 |
| |||||
现场 管理 | 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操作规范;及时纠正错误;有效实施全程现场管理,督促学生遵守教学秩序,使实训活动严谨有序,有始有终。 | 15 |
| |||||
职业能力发展 | 作品 产品 工作 过程 呈现 | 有科学态度,不弄虚作假;重视合格率和工作效率,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实训任务。 | 10 |
| ||||
技能 养成 | 学生操作规范,动作准确,符合行业、岗位要求,技能有不同程度提升。 | 10 |
| |||||
职业精神培养 | 学生有协作意识,积极参与活动,服从分工并完成任务;有创新意识,深入思考,敢于质疑,积极探索;有竞争意识,勇于表现个人才智,乐于走在同学前列;有抗挫折能力,敢于正视失败,善于总结提高。 | 10 |
| |||||
总评分 |
| |||||||
综合 评价 |
听课者: | |||||||
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德育课程)
教师 |
| 课题 |
| 时间 |
| |||||||
主导作用(教师活动) | 主体作用(学生活动) | 评分 | ||||||||||
分值 | 得分 | |||||||||||
教学目标 | 具体明确,符合课标;准确把握教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落实知、情、信、行的多维目标。 | 学习 目标 | 明确了学习任务,知道了学什么,学会了什么;能应用已有的知识怎样学,从学会到会学;学习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求知欲。 | 10 |
| |||||||
教学 内容 | 根据学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知识架构合理,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无科学错误,难易适中;贴近专业,凸显育德功能。 | 学习 内容 | 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理解掌握该课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能自觉培养相应的情感、态度、观念;能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 15 |
| |||||||
教 学 策 略 | 教学活动的组织 | 优化导入设计;教学程序安排合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营造民主、平等、和谐、互动、开放、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教学管理灵活机智。 | 学 习 策 略 | 参与 状态 |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有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和过程;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学习的形式多样。 | 10 |
| |||||
教学方法的运用 | 注重学法指导,组织多种形式的探究、讨论、交流、合作等活动;教态亲切、自然、大方,语言生动、清晰、流利,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教学方法恰当 ,巧妙调控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媒体,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合作地进行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情绪 状态 | 学生学习情绪高昂,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学习精力集中 | 10 |
| |||||||
交流合作状态 | 构建师生、生生、多媒体信息交流的“立交桥”;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的内容符合学生实际,有一定思考性和价值性;合作小组有分工,有指导。 |
15 |
| |||||||||
教学策略的创新 | 以热情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适时准确激励评价学生;根据学生需要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注重课堂生成;指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发表不同和独创性的见解;注重不同学生的发展;教学具有个人特色。 | 学习创新状态 | 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不同层次学生能提出问题,思考分析问题,有解决问题的思路。 | 20 |
| |||||||
教学效果 | 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及时进行评价反馈;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 学习 效果 | 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完成学习任务;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对学习有信心和兴趣。 | 20 |
| |||||||
总评分 |
| |||||||||||
综合评价 |
听课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