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关于举办2015年“两课”评比—专业课评比活动的通知
各教学部(中心)、教研组、教师: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探索教学新方法、新手段、课堂教学组织新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展示课堂教学新成果,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现决定由学校教务科组织,各教学部协办,举行我校2015年“两课”评比—专业课评比活动,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请大家遵照执行。
一、竞赛对象:
各教学部推选出来的10名教师
二、比赛时间:
2015年5月18日—5月21日
三、活动方式及要求:
1、依据学校的活动安排,各竞赛教师于5月12日前提交5月18日—29日期间教学计划中8节课教学设计的电子文档。
2、竞赛以随班随堂组织教学,教学参赛时间为45分钟。参赛教师需同时提交当次课的教学设计。
3、大赛期间,各教学部组织好无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观摩学习,大赛结束后,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大赛的点评、交流、总结。
4、本次竞赛活动的评委:
吴建伟、钟义良、张建成、周广平、周海涛、李谊、王春强、钟世昌、李大波、李晶、鲁力、龚碧玲、王美蓉、李光军。
5、评审采用100分制进行,其中教学设计占40%,课堂教学占60%,合计得分为参赛教师的最终得分。
2015年5月14日
附件:
1、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2015年“两课”评比活动安排表
2、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教学设计简案
3、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教学设计评价表
4、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专业基础课程)
5、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实训课程)
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2015年“两课”评比活动安排表
时间 | 教师姓名 | 专业及学科 | 授课主题 | 授课班级 | 地点 | 备注 |
5月18日(第6节) | 郭春华 | 装饰( 建筑装饰装修构造与施工 ) | 悬吊式顶棚的构造 | 造价13.2班 | 录播室 |
|
5月18日(第7节) | 杨丽芳 | 施工( 建筑工程测量 ) | 视距测量 | 工14.9班 | 录播室 |
|
5月19日(第7节) | 彭刚 | 会计(会计电算化) | 收、付、转凭证的录入 | 会计14.1 | 五号机房(606) |
|
5月20日(第2节) | 刘晓勤 | 施工(建筑工程施工 )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 工13.3班 | 录播室 |
|
5月20日(第3节) | 张莉 | 施工(建筑识图与构造) | 剖面图图示内容 | 造价14.2班 | 录播室 |
|
5月20日(第4节) | 戴淋旭 | 造价(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 挖沟槽土方工程计算 | 造价13.3班 | 录播室 |
|
5月20日(第7节) | 杨洪涛 | 机电(机械制造技术) |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制定 | 机电13.1班 | 机加工车间 |
|
5月21日(第1节) | 冯照敏 | 道桥(桥涵工程施工) | 后张法预应力筋实际张拉直计算 | 道桥13班 | 录播室 |
|
5月21日(第2节) | 靖龙 | 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 | 机架、机柜和模块的安装 | 计算机13 | 1教6楼(616) |
|
5月21日(第7节) | 魏强 | 汽修(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 | 汽车灯光的使用 | 汽修13.1班 | 汽车整车实训室 |
|
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教学设计简案
教学部
授课教师
专业名称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出版单位 版次
授课章节(单元) |
| |||
教学目标 |
| |||
教学重点 |
| |||
教学难点 |
| |||
更新、补充、删节的教学内容 |
| |||
教学结构安排 | ||||
结构 | 教学活动 |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辅助教学手段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 |
导入 |
|
|
|
|
新授 |
|
|
|
|
总结 |
|
|
|
|
作业 |
|
|
|
|
板书设计 |
| |||
教后记 |
|
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教学设计评价表
教师 |
| 课题 |
| 班级 |
| ||
序号 | 项目 | 内涵及标准 | 得分 | ||||
1-1 | 教 学 目 标 15 分
| 1. 符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先进教学理念; 2. 能立足单元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 3. 单元各子课题目标与课程目标、教材目标、单元目标有密切承接性; 4. 教学目标体现学科或专业特点,符合学生实际; 5. 表达准确、要素齐全,可操作、可评价。 |
| ||||
1-2 | 内 容 安 排 20 分 | 6. 准确把握所选内容在教材中地位、作用,以及教材的知识结 构和体系; 7. 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科学合理,切合学生的整体水平,有梯度。 |
| ||||
1-3
|
教 学 策略20 分 | 8. 教学形式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确定和运用; 9.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对学生活动有明确设计,有符合学生特点的学法指导; 10. 教学方法选择恰当,切合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特点,符合学生实际,具有针对性、互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渗透德育; 11. 各种教学媒体运用恰当,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2. 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功能的指向明确; 13. 板书设计合理、恰当、精确。 |
| ||||
1-4 |
教 学 程 序20 分
| 14. 教学流程清楚,遵循学习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15. 教学内容组织有序,呈现方式符合教学目标的需要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 16. 教学环节完整,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过渡衔接自然流畅; 17. 各环节的教学时间分配合理。 |
| ||||
1-5 |
资 源 开 发15 分
| 18. 根据地域特点、学校情况、专业特点及学生实际,开发和利 用课程资源; 19. 资源丰富,呈现方法多样; 20. 增进课程内容与生活及未来职业的联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21. 有利于促进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展开与动态生成,激 活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 |
| ||||
1-6 | 教 学 反 思10 分
| 22. 依据单元教学目标,从应用能力和教育两个方面总结教学效果; 23. 存在问题分析中肯,改进方向及措施科学、明确、具体。 |
| ||||
总评分 |
| ||||||
综合评价 |
听课者: | ||||||
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专业基础课程)
教师 |
| 课题 |
| 时间 |
| 班级 |
| ||
评价项目 | 评价要素 | 评分 | |||||||
分 值 | 得 分 | ||||||||
教学目标 | 1.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教学目标准确、清晰、具体、多元化,切合学生的实际。2.学生的学习结果充分体现出教学目标达成度。3.结合教学内容自然渗透德育、职业规范与职业养成教育。 |
10 |
| ||||||
教学内容 | 1.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将“四新”知识、个人实践有机整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知识意义建构;2.能够有效整合并合理开发、利用、拓展课程资源,形成个人特色。 |
10 |
| ||||||
教学方法 | 1.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效性。2.合理利用教学条件,有效创设教学情景;有效设问引导学生探究,突破教学难点。3.方法中蕴含着课程改革思想、理念。4.不同教学方法运用娴熟、准确把握教学方法的精髓,成效显著。 |
10 |
| ||||||
教师教学 | ⒈⒈重视教学过程,讲究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流畅,教学环节规范,过度自然,节奏把握得当,课堂调控能力强。⒉注重分层教学,兼顾个体差异,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充分。⒊教师示范操作正确、熟练、有艺术性,且操作要领讲解精确,到位。⒋教学反馈体现全方位、全过程,针对反馈结果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 ⒌遵照技能形成规律,分项目、分任务、分模块开展技能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职业技能。 |
24 |
| ||||||
学生学习 | ⒈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有良好的学习习惯。2.善于评价,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质疑新颖,质量高。⒉语言流畅,声音响亮,发表见解有条理。4.反馈效果好,训练达到预期目标,部分学生达到拓展性目标。 |
16 |
| ||||||
教学效果 | 1. 师生互动中处于平等地位,尊重每位学生,民主、合作气氛浓。2.课堂气氛热烈与恬静交融,信息交流多边多向。2. 教学评价多元(自评、互评、师评),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要求,不同层次学生均获得相应提高。 |
15 |
| ||||||
教师素养 | ⒈仪表大方,举止得体,态度和蔼,精神饱满;2.课堂语言精练、精彩,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3.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娴熟,设计内容及呈现手段具有不可替代性;4.板书构思新颖;5.专业素养厚实,有教改创新精神和教学风格。 |
15 |
| ||||||
总评分 |
| ||||||||
综合评价 |
听课者: | ||||||||
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课堂教学评价表(实训课程)
班级 |
| 实训地点 |
| 教师 |
| 时间 | ||
课程 |
| 训练项目 |
| |||||
评价 项目 | 要 素 | 要 求 | 评分 | |||||
分值 | 得分 | |||||||
实训 设计 | 实训 目标 | 知识技能目标符合课标要求,科学合理,切合实际,明确具体。 | 10 |
| ||||
实训 方法 | 灵活运用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等多种实训模式,重视启发学生思维。 | 10 |
| |||||
实训 准备 | 实训 分组 | 合理分组,注意人员搭配,各小组职责清楚。 | 5 |
| ||||
工料 准备 | 设备试机正常运转,工料准备齐全,摆放合理,满足人人操作需要。 | 5 |
| |||||
项目 实施 | 讲解 示范 | 讲解清晰,示范到位;能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积极的好奇心、求知欲与探究热情;老师的讲解、示范充满激情和活力。 | 10 |
| ||||
生产 组织 | 组织工艺流程井然有序;能深入学生中进行有针对性、启发性、实效性的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明了操作规程,活动热情高,全员参与。能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补充到工艺流程中去。 | 15 |
| |||||
现场 管理 | 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操作规范;及时纠正错误;有效实施全程现场管理,督促学生遵守教学秩序,使实训活动严谨有序,有始有终。 | 15 |
| |||||
职业能力发展 | 作品 产品 工作 过程 呈现 | 有科学态度,不弄虚作假;重视合格率和工作效率,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实训任务。 | 10 |
| ||||
技能 养成 | 学生操作规范,动作准确,符合行业、岗位要求,技能有不同程度提升。 | 10 |
| |||||
职业精神培养 | 学生有协作意识,积极参与活动,服从分工并完成任务;有创新意识,深入思考,敢于质疑,积极探索;有竞争意识,勇于表现个人才智,乐于走在同学前列;有抗挫折能力,敢于正视失败,善于总结提高。 | 10 |
| |||||
总评分 |
| |||||||
综合 评价 |
听课者: | |||||||